【摘要】:智能装备学院借力广饶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赴广饶县烈士陵园和宣言纪念馆参加研学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的探索,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感受到了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进一步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奋斗精神。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教育价值。智能装备学院在人才培养探索中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精心组织了此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让学生们亲身体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关键词】:宣言纪念馆、爱国主义情怀、思想政治教育
一、实施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共色基因的重要论述,以及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智能装备学院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取得了一定成果。
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作为重要使命。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学院深刻认识到,未来的科技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更要具备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院积极探索各种有效的育人方式,其中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广饶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广饶县烈士陵园和宣言纪念馆,分别代表了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因此,学院决定组织学生前往这两个地点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年。
广饶县烈士陵园和宣言纪念馆是广饶县重要的红色文化资源。烈士陵园安葬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的革命烈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场所。宣言纪念馆则保存着首版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及刘集党支部旧址,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齐鲁大地的传播历程。是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历史的重要窗口。通过参观这两个地点,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二、主要做法
(一)前期调研与规划
1.实地考察
为了确保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智能装备学院教师、辅导员团队多次前往广饶县烈士陵园和宣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他们详细了解了这两个地点的历史背景、展品陈列和教育教学资源等情况,为制定活动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在考察过程中,老师们还与纪念馆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活动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2.制定活动方案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时间安排、参观路线、安全保障措施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方案中还设置了互动环节和知识竞赛等内容。
(二)学生动员与培训
1.召开动员大会
在活动前一周,智能装备学院召开了学生动员大会。会上,向学生介绍了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行程安排,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们纷纷表示,对即将开始的研学之旅充满期待。
2.行前培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参观内容,学院还组织学生参加了行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广饶县革命历史、烈士事迹、《共产党宣言》相关知识等。通过培训,学生对参观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为后续的参观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成果成效
(一)烈士陵园:铭记历史,感悟牺牲精神
1.瞻仰烈士纪念碑
学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烈士纪念碑前,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三鞠躬,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大家肃立默哀,心中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2.参观烈士纪念馆
随后,学生们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馆内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和实物展示,详细介绍了广饶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斗争的史实。特别是清水泊战役的展示,通过模拟战场、展示武器装备等方式,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积极提问,表现出了对革命历史的浓厚兴趣。
3.分享参观感受
两位教师党员和四名预备党员在烈士长眠地分别分享了参观感受。大家无不被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所感动,纷纷表示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并面对党旗进行了庄严宣誓。
(二)宣言纪念馆:追寻真理,传承信仰力量
1.了解纪念馆概况
广饶县宣言纪念馆外观设计灵感来源于《共产党宣言》这本书,象征着其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学生们在宣言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对纪念馆的概况有了初步了解。

2.参观展览内容
纪念馆内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献资料和历史实物,展现了《共产党宣言》首版中译本的问世、传播以及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学生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共产党宣言》的真理力量和对中国革命的重要影响。他们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刘集旧址参观
师生来到刘集旧址继续参观,土房、土炕、土灶给深处现代都市的青年学生极大的震撼和冲击,大家深刻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1.了解革命历史
通过参观广饶县烈士陵园和宣言纪念馆,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他们知道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而增强了历史使命感。
2.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文化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革命精神的伟大,激发了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感受爱国主义的伟大力量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被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所感动,深刻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2.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通过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学生们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他们为中华民族在革命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五)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
1.学习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
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是激发学生奋斗精神的重要源泉。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感受到了先烈们为革命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激发了他们为梦想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2.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智能装备学院的学生以理工科为主,通过参观红色文化资源,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们可以将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运用到学习和创新中,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参观广饶县烈士陵园和宣言纪念馆,学生们不仅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还深刻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伟大力量。这种力量激励着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同时,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方式还具有直观性和感染力强的特点,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四、经验总结
(一)活动不足
1.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尽管学院提前进行了活动准备,但由于时间紧迫、资源有限等原因,部分学生对参观内容了解仍然不够深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参观学习效果。
2.活动过程中的互动环节较少
活动过程中虽然设置了一些互动环节,但形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现场提问和讨论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二)改进建议
1.加强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提前制定更加周密的计划,利用在线资源、预习手册等方式,让学生提前对参观内容有所了解。同时,可以增加行前培训的次数和内容,确保学生对参观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增加活动过程中的互动环节
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手段进行互动体验,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文化资源的魅力。同时,可以设置互动游戏、角色扮演等环节,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研学实践以广饶红色资源为纽带,通过“体验-反思-实践”的闭环设计,将革命精神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为新时代高校育人提供了“红色文化+专业教育”的创新范式。未来,智能装备学院将继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新路径,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通过参观广饶县烈士陵园和宣言纪念馆,学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更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发了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育人的重要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特点。未来,智能装备学院将继续探索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长效机制,丰富互动形式,提高活动效果。同时,学院还将继续寻找和开发新的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培养更多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