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一图读懂一号文件

发布日期:2025-03-06 浏览量:

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是又一个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向全党全社会再次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为广大农民群众送上了政策春风和民生关怀。

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突出年度性、针对性、实效性。文件从党中央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既着眼当前,部署2025年“三农”工作中必须抓紧抓好的一些要事实事;也放眼长远,着力健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通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一定能够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锚定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提升 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


千方百计推动 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五条政策红线
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
不得要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  
健全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制度
不得通过下指标、定任务等方式推动土地流转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
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
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
关键词
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水肥一体化,促进大面积增产。加力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任务。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支持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推动棉花、糖料、天然橡胶等稳产提质。
农业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农业科研资源力量统筹,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企业。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做好资金筹集和分配。逐步扩大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范围。
研究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
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研究制定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认定。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强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开发式帮扶,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支持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通过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等机制给予差异化支持。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加大稳岗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就业服务和劳务协作,培育推介特色劳务品牌。推进家政兴农行动。加强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和有效运转,依法纠治各类欠薪问题。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支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实施数字乡村强农惠农富农专项行动。扩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规模,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消防、安全等管理水平,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
以人员下沉为重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传染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和爱国卫生运动。健全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对连续参保和当年零报销的农村居民,提高次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鼓励开展村级互助性养老服务。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宗祠规范管理。深化殡葬改革,推进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完善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规范农村演出市场,深入整治低俗表演活动。加强农村科普阵地建设,反对封建迷信。
要干哪些事?
■两个持续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 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 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
• 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
• 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
•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 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
• 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
•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 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
• 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个着力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着力推进乡村建设
• 统筹县域城乡规划布局
•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 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 加强文明乡风建设
• 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 维护农村稳定安宁
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 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 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
• 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
• 完善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机制
• 统筹推进林业、农垦和供销社等改革
•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